江城秋日好時光,高考盛會人氣旺!2023年9月15日至24日,“青于藍·2024年高考大會”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專場系列活動在武漢連續舉辦,已于24日圓滿收官。
短短十天內,來自全國20多個省份近2000名高中校長、教研組長、學科教師,教科研機構負責人、學科教研員及學者、專家、名師云集江城,圍繞“研究素養立意命題趨勢,探索育人方式改革有效路徑”主題和15個熱門話題,聆聽了28位學科大咖的報告,觀摩了8節主題研討課及8位名師的精彩點評,讓大家分享了一場初秋難得的專業盛宴。
青于藍?2024年高考大會(英語專場)現場
本次大會由青于藍教育研究院、湖北青出于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湖北省武漢市武鋼三中、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共同協辦,湖北省教育學會中學語文、中學數學、中小學外語三大專業委員會及“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學科教學與評價實踐研究”課題組提供學術支持。青于藍公司總經理、青于藍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祁振國主持專場開幕式,武鋼三中書記張文獻、校長程愛林,武昌實驗中學書記艾建紅代表協辦方,青于藍教育研究院院長張祖春代表主辦方分別熱情致辭,青于藍公司董事長李偉、副總經理肖立權等出席每場會議,公司服務團隊全程提供了優質服務。
站得高,讓理論接地氣
大會有幸邀請到了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湖南、湖北、重慶、廣東等地參與新課標制定、新教材編寫、新高考命題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名師為大會作了主旨報告和專題報告。大咖的報告不僅站位高,而且接地氣。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顧之川先生、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鄭桂華教授兩位大咖為語文專場作主旨報告。顧之川先生圍繞高考語文價值取向,站在新時代國家對人才培養需求戰略高度,介紹了高考改革的背景,梳理了高考語文的探索,并揭示了對中學教學的啟示。他認為要用足用好教材,培養關鍵能力,突出綜合性、實踐性。他還多次強調教學要注意小切口,注重問題情景設計。鄭桂華教授以新課程語文熱點問題“語文學習任務群”為話題,針對語文教育當下“淺表化、碎片化、抽象化”的學習方式沒有根本改變的現狀,結合自身教學實際,以《比喻:鑒賞與運用》等為案例,深入淺出地闡明了基于學習任務群理念的教學設計思路與教學實施策略,提出了“學習活動任務化,學習任務結構化”的重要觀點,并指出在學習活動中,要注意“低通路遷移”和“高通路遷移”的遞進式設計,并強調不能只關注學生的痛點、難點,而忽視學生的起點。江蘇省教研室教研員張克中在主旨報告中著重談了語文高考試題的變化及特點,并對語文高考命題的趨勢作出了基本判斷。他認為,語文課堂是開放的、是偶然的、是不確定的,所以課堂上不能只有一種聲音。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顧之川先生作語文專場主旨報告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章建躍博士作數學專場主旨報告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章建躍博士在數學專場作主旨報告時認為,要在落實立德樹人前提下,讓數學做到科學服務選才,實現高考由“解題”到“解決問題”的轉變,引導教學回歸課程,回歸課堂主渠道,要“應教盡教”,并發出“機械刷題就‘死’定了”的警醒之聲。“蘇步青數學教育獎”獲得者、湖北省特級教師周遠方在數學主旨報告中談及高考數學命題發展趨勢與應對策略時,特別強調要“回歸課本”,“課”是指課標,“本”是指教材,要變“刷題”為“刷教材”。
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程曉堂先生在主旨報告中談到應用文寫作時特別指出,新高考重在考查學生的思維、經驗、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用英語解決現實情境中真實問題的能力。他建議,既要幫助學生備考,更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能力的培養;既要關注考試評價形式的變化,更要關注考查內容與目標的變化。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英語教研員、湖北省特級教師扈華唯在分析近年來英語高考試題變化趨勢時,展示了各類試題中“素養立意,教學導向”的諸多實例,并提出要把握好高考改革的三個關鍵點,要改變英語“會背不會用”的現狀。
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程曉堂教授作英語專場主旨報告
在語、數、英三個專場會上,一批資深專家以不同話題向大會作了專題報告。
語文學科在北京市朝陽區教科院教研員何郁、重慶市教科院教研員錢金濤、長沙市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中學語文學科負責人厲行威三位專家的引領導下,分別感受了高考古詩文命題趨勢與理路、現代文閱讀的明念與理解、素養導向的高三作文教學技法及其超越的特點。數學學科有了天津市中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天津市特級教師申鐵,深圳中學數學教師、廣東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郭慧清兩位專家的指導,大家對新高考函數主題教學、元解幾何與代數試題兩個專題有了更深印象。英語學科因有廣州市教育研究院中學英語教研員、正高級教師鎮祝桂,浙江省杭州學軍中學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杭州市教研室中學英語教研員姜發兵,青于藍教育研究院院長張祖春三位專家的講座,大家對新高考閱讀理解教學策略、新高考讀后續寫教學策略、英語課程中“講中國故事”的育人價值與教考意義有了更多把握。
天津市特級教師申鐵作數學專題報告
總體來看,上述報告均從宏觀政策、評價導向、理念方法、教學實踐等層面,對相應學科高考命題趨勢及教學備考策略進行了全面透徹的解析和高屋建瓴的指導。
做得實,讓課堂能生根
與專家學者所作報告的熱門話題相對應的是,三大學科還現場展示了8節研究課。語文學科由北京中學陶然老師、重慶第七中學李清波老師、湖北武鋼三中邱翟老師、湖南師大附中肖莉老師擔任主講,涉及古詩文、語言文字運用、現代文閱讀、寫作四大重要板塊。數學由武鋼三中數學教師周國棟和天津市耀華中學高中數學教師張明分別呈現了“概率中的比賽問題”和“函數的零點問題”兩節內容。英語則由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錢江學校英語高級教師毛春燕和武漢市英語學科帶頭人、武昌實驗中學高級教師陳克宏分別講授了英語讀后續寫、選修課本中的“Sunrise”兩節課。8節研究課亮點頻出,精彩不斷。
重慶第七中學語文教師李清波上研究課
湖南師大附中語文教師肖莉上研究課
武鋼三中數學教師周國棟上研究課
杭州第二中學錢江學校英語教師毛春燕上研究課
透過8節課的觀摩,與會教師直觀地感受到了專家學者談及的一些好理念、好策略、好方法,尤其談及的新高考所指向的學科核心素養這一關鍵,是如何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層面得以轉化、落地、生根的。
觸得深,讓受眾收獲大
本次高考大會學科大咖云集,主題鮮明,內容豐滿,設置巧妙,干貨頗多。既有學術理論的引領,也有教學實踐的觀摩;既有高考命題的研究,又有教學策略的分享,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前瞻性和指導性,引起與會者的強烈共鳴,得到了與會者的高度贊賞。有教師認為,顧之川先生的報告“讓我們進一步把握了高考政策導向、復習備考教學策略”;鄭桂華教授的報告“以親身教學實踐為例,通俗破解新課程‘語文學習任務群’熱門難題”;章建躍先生在報告中所言“‘機械刷題就死定了’給我們沖擊力很大,印象很深刻”;專家周遠方的報告“讓在我們欣賞精美課件的同時,牢牢記記住了三個‘共識’、兩個‘回歸’”;程曉堂教授的報告“高而不空,很接地氣”;姜發兵專家的講座“生動靈活,令人拍案叫絕”;張祖春院長的報告“極具引領價值和教考意義”……來自湖南師大附中的肖莉老師深有感觸道:這一趟很值,把線上偶像“一網打盡”了,而他們又比線上更有魅力,我要向他們學習扎實教學,專心治學,知行合一。
部分學校以公眾號、自媒體等形式對活動情況及時予以報道。武鋼三中在《青山一道同云雨,勝友齊聚共切磋》報道中認為,此次大會“讓參會聽眾的備考視野得以拓展,備考理念得以更新”;武昌實驗中學在專題報道中表示,“學校會以此為契機,持續致力于促進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成長,不斷推動英語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部分名師工作室還組團前來學習并作相關報道。深圳市江海燕名教師工作室用“赴武漢學習記略(一)、(二)”的方式,連續報道此次學習經歷和收獲。深圳市陶興國語文名師工作室以《江城論語說文 琴臺撫弦知音》為題報道了大會盛況及學習感受。更值一提的是,云南省基礎教育領域省級教學名師語文劉露工作室還把武漢之行作為“第七次集體研修”活動,以《精研學問育英才 共仰人師做先生》為題作詳細報道。報道認為:此次培訓,行程緊湊,內容豐富,符合剛需;此次培訓不僅僅是傳遞知識之盛宴,更是一次浸潤師心之旅。
近日,人民日報中國網、湖北日報客戶端、新浪網、搜狐網、湖北黨建網等10多家大媒體也紛紛作出相關報道,在業界引起強烈反響。
各大媒體報道本次高考大會盛況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納百家之長以厚己”想必是愿意終身學習的老師們的共識。青于藍教育研究院和青于藍公司將持續開展年度高考大會,將通過精心策劃,認真組織,優質服務,以嶄新的面貌為大家提供新一輪學習交流的高端、專業平臺,助推教師專業發展、能力提高,助力學校有效備考、質量提升!